作者:砼婳
在奥胡斯市神殿区的狭窄小巷里,静置着一处独特的艺术空间——新方舟。这个由建筑师和艺术家共同创造的地方,以拼接而成的混凝土肌理板材为基础,展现了其在艺术中的强大生命力。
水与混凝土的对话
为了解决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,设计团队将目光聚焦于水——一种既具有诱惑力又具有破坏性的元素。此装置仿佛是被从城市屋顶上扔下来的三个救生圈一样,它们嵌入混凝土的表面之中,并激起了层层涟漪。
视频© tideland studio and Niels Rysz Olsen
设计团队利用数字模拟技术,在三个救生圈触水的刹那捕捉到了水的运动。动荡的水波纹和飞溅的水花被细腻地捕捉到,使人洞察到水瞬息万变的迷人本质。
▼模具制作视频▼
视频© tideland studio and Niels Rysz Olsen
制成混凝土底座的模具由设计师与艺术家经过精心选材设计而成,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也充满了匠心精神。
▼浇筑生产视频▼
视频© tideland studio and Niels Rysz Olsen
混凝土的雕塑能力
"新方舟"艺术装置以混凝土肌理板平合成的底座构建,在长达50米的街区中分布。混凝土是艺术结构的基础,同时也是该艺术装置创意理念的主要媒介。其在狭窄通道中的起伏形态赋予了整个空间的力量。
图片© tideland studio and Niels Rysz Olsen
图片© tideland studio and Niels Rysz Olsen
图片© tideland studio and Niels Rysz Olsen
永恒特性与表现力
混凝土的选择不仅源于其优越的耐久性,还因为它允许艺术家们在其表面留下独特的痕迹。这个材料既为未来的建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,又成为当代空间艺术表达的重要载体,将永恒与艺术理念相结合。
图片© tideland studio and Niels Rysz Olsen
图片© tideland studio and Niels Rysz Olsen
图片© tideland studio and Niels Rysz Olsen
图片© tideland studio and Niels Rysz Olsen
体验混凝土的力量
巷子里水的存在不仅是警示不断上升的海平面,更是对混凝土强大生命力的致敬。在救生圈上休息,人们能够感受到混凝土表面的坚实,其金属“救生圈”镜面效果将天空扭曲到街道,将作品背后的理念彻底带入进了现实的这个街道。
图片© tideland studio and Niels Rysz Olsen
图片© tideland studio and Niels Rysz Olsen
图片© tideland studio and Niels Rysz Olsen
图片© tideland studio and Niels Rysz Olsen